6月28日至7月8日,云南省2021年非遺業務骨干田野調查培訓班在香格里拉市舉辦。來自全省16個州市和省非遺中心的146名學員參加培訓。玉溪從市、縣、鄉三級非遺保護機構中選派7名非遺業務骨干參加。
此次培訓由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承辦,采取以項目為依托,各州、市為單位組成項目組,先進行集中報到學習,后分組進村入戶開展調查,再集中分享調查成果的方式進行。
在集中學習階段,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原副司長、巡視員馬盛德作了題為《中國非遺保護20年》的授課;中國藝術研究院、博士生導師孫建軍講授了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田野調查》;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副主任、副研究館員田苗講授了《田野工作中的映像記錄》;云南省非遺保護中心規劃保護部主任、研究館員胡榮梅講授了《再回首田野記錄鄉愁-非遺田野調查及報告解析》;中共云南省委黨校、云南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副主任劉軼彪講授了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百年大黨的光輝歷程》。
在田野調查階段,16個州市參訓人員分為3個大組和16個小組,在省非遺保護中心專家、老師的精心指導下,分別就香格里拉市、德欽縣的迪慶學羌、藏族山歌、藏族民居建筑、傈僳族射弩制弩技藝等16個非遺項目開展了詳細、深入的田野調查工作,并按要求提交項目調查報告、照片和項目申報片等調查成果。
玉溪小組負責的迪慶學羌項目流傳于金沙江兩岸,屬香格里拉市、德欽縣共有。玉溪小組成員克服當地自然條件惡劣、高原反應、情況不熟等不利因素,認真調查,虛心學習,精誠團結,最后完成了高質量的調查報告和項目申報片。
特別是玉溪小組拍攝制作的《迪慶學羌》項目申報片,受到省中心專家、老師的高度評價,并受到同行的贊譽。此次培訓,學員們增長了知識,并為以后進一步開展好我市的非遺保護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