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孫馨,男,漢族,1949年出生,玉溪市通海縣四街鎮七街村一組人。高臺制作藝人。
“高臺”據說傳源于江南,在通海已有400多年的歷史。公孫馨自青少年時期就愛好文藝,曾跟本村老藝人學唱滇戲、花燈,還學習演奏器樂,并創作小唱本、小戲劇本進行表演,其中《鄉音贊》在1995年的全縣農村文藝調演中獲得二等獎。18歲時,公孫馨在本村高臺老藝人楊紹堂、楊立壽等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并逐步掌握了高臺制作的全部技藝。他設計制作的高臺,善于把自己對歷史典故、戲劇故事的認識融入其中,精心設計高臺中每個人物的造型、服飾、相貌、特征,對高臺中景物道具、飛禽走獸、花鳥魚蟲、山石樹木的處理也獨具匠心,制作出來的高臺造型美觀、形象生動。
近年來,七街村高臺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和弘揚,公孫馨不斷探索鉆研,設計出了一些展現歷史故事的藝術造型,如《黛玉葬花》、《十字坡》、《文王訪賢》、《醉寫黑蠻》、《精忠報國》等,以及反映新時代主題的作品,如《杞湖歡歌》、《喜慶回歸》、《巨龍騰飛》等,經常參加通海縣和周邊縣、市的大型民間文化慶典活動,深受各界歡迎和好評。
公孫馨還會制作廟會道具,如蝦燈、龍燈、毛驢燈、蚌殼精、花轎、龍船、大頭和尚等,加上他又能吹拉彈唱,在當地有較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。目前,收有5個徒弟,上有師承、下有傳人。
|